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界人物 > 正文

陳強透露張志熔“裸退”后生活
2013-05-13 16:39:48   來源:東方早報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  \

“雖然張志熔先生不再參加集團的董事會,但是他還是公司的大股東。我會定期和他溝通公司的發展戰略問題,而熔盛在一些關系處理方面,也會得到他的幫助。”

5月11日,中國熔盛重工(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)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陳強在履新半年后,首次對外透露了熔盛重工創始人張志熔“裸退”后的生活。

當日,陳強以校友身份在位于上海市青浦區的上海國家會計學院,參加了由該校EMPAcc項目主辦的第三屆SNAI-CUHK CFO論壇,論壇的主題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上市與融資。陳強作為三位演講人之一,第一個發表演講。

熔盛重工是中國第一大民營造船企業,截至今年3月,其手持訂單國內第一、全球第三。在演講中,陳強認為,資金匱乏、科技投入不足是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真正瓶頸。

陳強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還透露,“目前張志熔并不干涉公司具體的業務,不僅他不干涉,最近他還召開了一個家族會議,要求家族其他成員也不要干涉。”

張志熔退休前拒絕由家族人員接棒

熔盛重工由張志熔創辦于2005年,并于2010年11月19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,共募集資金140億港元,成為當年在港上市市值最高的內地民營企業。該公司業務涵蓋造船、海洋工程(船型 船廠 買賣)、動力工程、工程機械等多個領域。

熔盛重工成立后,快速擴張,2006年2月就簽訂了首批6條巴拿馬型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建造合同,2007年7月與中海油簽訂首個海工建造合同,2008年8月更是與巴西淡水河谷簽署了12條40萬噸礦砂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建造合同。

然而,自2011年以來,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,造船業亦受重創。在此種環境之下,熔盛重工也不能獨善其身。

年報資料顯示,2012年,熔盛重工營業收入約79.6億元,較2011年同期的159.1億元大跌50%;當年虧損5.7億元,而2011年純利是17.2億元。

業績不佳只是一個方面,諸多傳聞也成為熔盛重工去年的“煩惱”。

去年8月,張志熔陷入中海油并購尼克森內幕交易案、熔盛重工資金緊張等傳聞接踵而至之際,熔盛重工宣布放棄2011年4月提出的收購全柴集團的動議,此舉觸發了A股市場第一例因要約收購撤回引發的訴訟。

當年11月,43歲的張志熔宣布“裸退”,辭任熔盛重工和恒盛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職務。

對于辭任原因,當時熔盛重工的解釋是,張志熔“希望能更專注處理私人業務”。

不過陳強認為,張志熔和馬云、史玉柱一樣,退出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,是中國民營企業在發展中的一個新轉變。

“張志熔和史玉柱本身就是好朋友,他退出管理層是為了讓公司治理更加專業化。在張志熔退休前,我們曾建議由他家族的人員來做董事會主席,但是被他拒絕了。他的希望就是管理團隊更加專業化。”陳強說。